【下不了決心和男朋友結婚?】關係穩定,但不想走進婚姻的人
- Alvin Yip
- 5天前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
【下不了決心和男朋友結婚?】關係穩定,但不想走進婚姻的人
「他對我很好,我也不是不愛他,
但就是沒有想跟他結婚的衝動。」
「我跟自己說,
這個人已經是最適合過日子的人,但心裡還是猶豫。」
「我們交往好幾年了,身邊的人都在催,
可我一想到結婚,就有種說不出的感覺。」
你愛他,也不是覺得婚姻沒有必要;
只是每當這件事真正被提起,你的心裡,
總會升起一種說不清、理不透的「下不了決心」。
有人正在一段穩定關係中,
卻遲遲無法踏入婚姻。
➡️ 不是愛不愛的問題,而是「夠不夠確定自己想走這條路」
當你說不出想結婚的原因,
身邊的人很容易給你貼上
「不夠愛」、「你太挑」、「你怕承諾」的標籤。
但其實,有很多比「不愛」更複雜的內在原因:
▸ 他很好,但你始終感覺不到「共識感」
或許你們的價值觀不至於衝突,
但也沒有真正對焦。
你想的是人生的方向,
他想的是眼前的平穩;
你思考未來的家庭方式,
他卻對家庭責任毫無概念。
不是他不夠好,
而是你對未來的想像,
沒有出現一幅很美麗的畫面。
▸ 他是一個安全的人,但你不確定他能讓你快樂
你知道他穩定、負責、肯陪你,
但你也知道,
你的心沒有那種被理解、
被打動的一刻。
婚姻需要安全感,但也許還需要更多。
你可以和他過日子,
但你懷疑,這種「日子」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生活。
➡️ 是害怕結婚,還是害怕自己選錯?
很多人都把這種遲疑歸咎為「恐婚」,
但真正讓你猶豫的,也許是:
我怕現在答應,將來會後悔;
我怕婚後發現,他其實不是我想要的人;
我怕自己不是不想結婚,是不想和這個人結婚;
我怕我在替未來的自己做一個錯誤的決定。
換句話說,你的遲疑,
其實是出於權衡自身的慎重。
➡️ 有些人適合談戀愛,但不一定適合結婚
很難面對、卻極其真實的一件事。
你們可以一起旅行、一起追劇、,
但不代表你們能一起處理財務、育兒、長輩關係、
健康風險、生活壓力這些婚姻中無法逃避的現實課題。
你下不了決心的那一刻,
可能不是在質疑感情,而是想到了這些真實的狀況:
「如果以後出事了,他會是那個能一起撐過去的人嗎?」
「人生低潮時,他還會願意陪我走下去嗎?」
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,
但願你能誠實面對。
➡️ 來自外界的壓力,常讓你混淆了「應該」與「想要」
「你們也在一起那麼久了,還不結婚要等什麼?」
「年紀到了,不結婚很難再找到更好的了喔。」
「他都對你這麼好了,你還挑什麼?」
這些聲音,可能來自父母、朋友、甚至你的伴侶。
但只有你自己最清楚,
什麼樣的關係讓你安心,
社會劇本從來不是令每個人都幸福的聖經。
當你太被「應該」推著走,
你會開始自責:
是不是我太挑?
是不是我不夠成熟?
是不是我有什麼心理問題?
➡️ 那我該怎麼知道,我是不想,還是還沒準備好?
這是一個需要時間與自我對話才能釐清的過程,
但你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檢視自己:
✅ 若沒有人催你,你還會想結婚嗎?
去除掉社會與親密關係的期待後,
你內心對「婚姻」是否仍有渴望?
那種渴望,是和這個人嗎?
還是對未知安全感投射?
✅ 你對未來有畫面嗎?那個畫面裡有他嗎?
你幻想十年之後、退休生活、育兒日常時,
他的身影是具體的還是模糊的。
✅ 真實的一句,
你是不想結婚,還是不想「跟他」結婚?
這是最關鍵的問題。
不是對婚姻有疑慮,
而是對這段關係
是否能撐起一段婚姻產生了懷疑。
誠實,是最愛彼此的行為
如果你已經明白,
這段關係走不到婚姻,
不需勉強。
給對方一個明確的交代,也是尊重。
若你只是還沒準備好,
也應該讓他知道你的真實狀態,
而不是用模糊的態度來保留。
➡️ 有些人,以為時間會說服自己,
但最後也是走進了 bad ending
以為妥協是成熟,自己的感受一點也沒關係;
以為結婚之後,感覺就會慢慢來;
以為,把婚姻當責任,
就能撐起關係的穩定。
但現實往往是,
那些在猶豫時沒說出口的困惑,
會在婚後變本加厲地爆發。
結了婚,你心中的疑問沒有消失,
反而更難說出口;忍耐變成義務,
心累變成日常;當初勉強自己走進來,
最後只能眼睜睜看著彼此走遠。
最後你發現,
婚姻不是解決問題的地方。
你在猶豫時沒處理的那些「不確定」,
婚後會以各種形式反撲——
爭執、冷戰、外遇、情緒疏離,
甚至終結於一句:
「其實我們從一開始就不適合。」
這就是為什麼,有些人堅守不確定,
就先不要結婚。
➡️ 婚姻是什麼?
可能是是選擇共度現實的起點。
能走進婚姻的,
可以是最理解彼此現實樣貌,
還願意同行的人。
如果你現在還沒下定決心,
不代表你們不夠愛,也不代表你做錯了什麼,
而是你比誰都清楚,婚姻不是應該的事,
而是必須想清想楚的選擇。
❤️ 了解我們的 感情及婚姻諮詢服務
今天一起為你的感情問題找到新方向
Comments